6月11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“红船精神”理论研讨会。校党委副书记刘群英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对与会教师所作的主题发言,刘群英给予了充分肯定。他指出,各位教师围绕“红船精神”的发言准备充分、见解深刻,给人以启发。他强调,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,“红船精神”的基因、血脉赓续传承了百年,成为中国精神之源。进一步理解“红船精神”要“见物思念”,深刻领会100年前艰难困苦环境中从石库门到小小红船的不易;要“见物思情”,深刻理解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相约建党的崇高情怀;要“见物思义”,深刻体悟建党之初全国五十多名党员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抛头颅、洒热血的伟大人格;要“见物思志”,深刻认识新时代把“红船精神”贯穿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过程的重大意义。
就大力弘扬好“红船精神”,刘群英要求,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结合学生成长成才实际,以“现场代入感”增强“红船精神”“三进”的实效性;要做好从理解到转化的工作,把对“红船精神”的理解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和课堂教学体系;要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“红船精神”与“三观”教育的内在关联性。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“红船精神”武装自己,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
该院党委书记何成森作总结发言,院长柳泽民主持会议。何成森表示,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,是发展方向,是奋进明灯,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,新时代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,就要厘清搞懂“三个为什么”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会上,该院7位教师分别以《红船精神的历史条件、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》《红船精神指引人民践行伟大民族精神》《“红船精神”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》《红船精神-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力量》《从红船精神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》《红船何以成为一种精神》《红船精神与牢记我们为什么出发》为题,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。
“我们学习和发扬‘红船精神’,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,要牢记这艘‘红船’出发时的初心使命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‘红船精神’更好的延续下去。”该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9级研究生张寅说。“此次研讨会最让我受启发的就是‘首创、奋斗、奉献’,红船精神要具体化到个人。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,要在日后学习生活中不断寻求创新,积极努力进取,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贡献自身力量。”该院思想政治教育2019级研究生魏泽文说道。
此次研讨会是该院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实际,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。据悉,2月底以来,该院坚持“理论研讨深入学”,推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向实里走、向深里走、向心里走,取了了扎实成效。
该院领导班子成员、教师代表和各年级研究生参加会议。(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师)